协同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3-06-20 08:38:45 责编: 武静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包括上海、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等9个城市,覆盖面积约7.62万平方公里,沿线城镇化水平高、经济活力足。作为打造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产业和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先试地区,G60科创走廊横贯长三角地区,发挥带领示范作用,在协同促进苏皖合作示范区及“一地六县”省市县际毗邻区创新要素集聚、推动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推动政产学研结合。依托G60科创走廊和长三角地区丰富的创新资源,支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基地成立交叉科学院或创新新区,打造示范样板,并由跨领域的高层次科技人才组成快速决策小组,对一些非共识或者颠覆性的项目进行评议与快速决策。鼓励与支持相关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联合开展核心技术与基础科学的攻关,研究解决影响产品质量一致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等关键共性技术,推动关键共性基础工艺的研究,加快先进工艺的研发进度,加强可靠性设计和试验与验证技术开发应用。依托长三角地区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资源,强化跨区域科技创新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建高水平、系统化、专业化的研发机构,培育省级国家级科创企业孵化载体和国际级备案众创空间,争创国家级创新创业孵化载体,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和园区流动,人才资源和科研成果向企业转化。

探索“双飞地”经济模式。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苏皖合作示范区与“一地六县” 产业集中合作区,要积极探索“双飞地”经济模式,主动融入G60科创走廊,健全与沪苏浙的协同联动发展机制,通过“双飞地”模式,建设上海白茅岭农场、军天湖农场“园区飞入地”及建设上海“科创飞出地”,探索科研孵化在上海、生产转化在苏皖的合作示范区及“一地六县”的“飞地园区”模式,以苏皖合作示范区及“一地六县”为“飞出地”,引导其企业走出去。按照主动融合、双向协同思路,做大做强“双飞地”经济,鼓励长三角沪苏浙地区各类科技创新孵化、众创空间平台机构在苏皖合作示范区及“一地六县”设立飞地平台。同时,建设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产业园等产业化生产基地,设立新经济新业态发展基金,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推动科研成果与孵化企业科技转化,实现与上海等创新高地的无缝对接。

协同发展优质产业链。苏皖合作示范区与“一地六县” 产业集中合作区可以通过鼓励跨地区、跨行业的资源整合,支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产业园区通过产学研合作、数字赋能区际协同发展等方式加强产业协作、推进产业创新、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引进京东、阿里等电商平台,支持龙头企业发挥产业协作中的带动作用,建立完善的市场网络和终端销售渠道。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搭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区入园,鼓励中小微企业积极融入到产业协作的过程中,强化大中小微企业的协作程度,做专做精零部件产品,为终端产品提供优质配套服务。苏皖合作示范区与“一地六县” 产业集中合作区应围绕长三角区域与G60科创走廊两个重要经济带,依托其产业基础优势、科技创新优势、商贸金融优势,以助推产业创新发展衔接、引导产业空间合理布局,逐渐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微企业配套发展、产业链上下游互融共生的一体化生产格局,构成协同发展优质产业链。

加快建设统一市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指出,要推动市场运行规范化,改善市场流通基础设施条件,实现商品和要素在更大空间范围内顺畅流动。一方面,苏皖合作示范区与“一地六县” 产业集中合作区应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委员会,通过政府引导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结构,建设区域统一的金融市场和商业网络,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在区域内与区域间充分流动。另一方面,G60科创走廊各地区可以联合构建贸易管理机构、完善跨行政区贸易管理分支机构体系,负责对地区间的贸易进行监管。通过沪苏浙皖自贸试验区联动,在主动审查各地经贸政策的同时,接受地方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对贸易问题的申诉,对涉嫌贸易保护的地区进行调查,并在认定相关事实存在后要求地方进行整改。

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搭建市场引才平台,采取“政府+企业+科研院所”模式,精心组织人才市场招聘活动,除每月固定举办人才集市外,每年定期组织“毕业生就业交流洽谈会”等大型人才交流会,使人才市场成为各类人才就业和民营企业招聘人才的主渠道。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牵头,营造人才发展环境,打造数智化人才招聘平台,组织企事业单位前往大专院校或科研单位密集地区,例如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地招聘各类急需的技术型人才和科研型人才。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深入开展高层次人才现状和需求调研,加强高层次人才信息统计和政策研究,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尤其是在高层次人才的购房、子女就学、家属工作等方面实行绿色通道政策,解决高层次人才的后顾之忧。

吴玉鸣 孙 涵 邱金凤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经济发展研究所,华东理工大学长三角区域发展郎溪研究院)


http://www.ahnews.com.cn/gongg/pad/con/2023-06/20/564_871640.html